60岁中通快递员猝死,使不少35-40岁及以上的劳动力开始担忧起了未来:中年人,如何在人生的角斗场中更好地活着?企业对员工年龄的限制是否会引发更多中年人失业?
中年人,几乎已经成为时下最容易受到波动的人群:
上有老、下有小,担负着家庭稳定重任,但却最容易在职场中成为被优化调整的对象;如果35岁之前没有升到中高层,似乎人生就陷入停滞,没了盼头;他们在生活中也不被资本青睐,被认为远没有Z世代有消费活力和值得去投入的价值。
60岁的快递员或许只是一个艰难的剪影,还有更年轻的985程序员、企业高管、工程师、设计师,这些中年人在人生的某一次变动后便像被社会规则扔进了大气层外,失重地漂浮。
关于年龄歧视程度的确切数据我们找不到,但毫无疑问,每一个40岁以上的求职者都痛苦地意识到这种歧视存在的事实。这不单是在中国,全球劳工市场都存在以下问题: 即使在劳动力市场紧张的情况下,年长工人在就业竞争中优势也不大; 大多数雇主都对招聘年龄设定了上限,但这些人几十年之后才会出现衰老症状; 即使在没有正式规定年龄限制的地方,年龄较大的求职者也会在某个时候被淘汰。
事实上,对于一个老龄化日益加剧的社会来说,任何对中年人存在的歧视或许都是灾难性的。
中年悖论
中年人普遍面临的求职困难凸显了一个时代悖论。
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来看,中国的人口达到14亿人,其中15-59周岁人口占63.35%,而40岁到50岁的人口大约有2亿左右,40岁以上人口则大约7亿。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,中国40岁或45岁以上人口的相对数量每年都在增加,据统计,自2014年以来,中国青年人口占比逐渐减少,男性20-34岁人口占比从2014年的24.2%下降到2017年的23.5%,女性20-34岁人口占比从2014年的23.9%下降到23.0%。
中年人队伍的增长速度之快,使他们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,但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,被迫寻找新工作的中年人太容易遇到年龄障碍。这种时代悖论在发达国家引起高度重视。美国劳工部指出,“45岁以上的男性和35岁以上的女性,他们身体健康,有能力,可以从事20年或更长时间的生产性劳动。除非采取措施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,否则估计有一半的成年人将被迫过一种毫无经济价值的生活。
对年长员工的偏见主要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一种表现,这个社会更重视与年轻有关的品质,而不是与成熟有关的品质。 管理层普遍认为,经济赖以生存的低成本大规模生产,与雇佣年长求职者存在冲突; 年长的员工被认为工作更慢、效率更低、适应能力更差,更容易出错、生病和发生事故; 许多雇主认为,年轻员工的内部培养可以提升他们的雄心壮志、良好的士气和稳定性。
中年员工的优点则被忽视了。许多研究发现,年龄较大的员工通常是一名稳定的工作者,并拥有达到顶峰的工作满意度,这是企业同样不可缺少的:
他们富有经验,会带来更好的决策; 在一项工作上积累多年经验后,许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都更高; 工作满意度能转化为较低的缺勤率,和更少的跳槽。
中年救助
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家现有的人力资源,这既需要公共就业部门的推动,也需要企业扭转管理策略。或许,这个问题也能为咨询机构创造更多生意。引用www.monster.com网站的建议,我们总结出以下3点:
01 努力修改雇主的招聘政策 就业指导人员发现,当有充分的理由聘用一名特别合格的年长员工时,雇主对年龄限制并不强硬。当然,这就意味着一位熟练的面试官要进行非常仔细和完整的面试。
美国已经有1000多家公司签署了雇主承诺计划,它们在过去五年内不能有歧视诉讼。它们还必须同意在不同年龄段进行招聘,不分年龄平等地考虑所有申请。 02 提供适当合理的保障政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