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三银四的求职季,也是企业招募人才的关键时期。 但管理者遇到的情况往往是,岗位描述写了六七条,面试进行了四五轮,还是很难招到合适的人。 你会发现最近几年,很多招聘需求都变得更模糊,因为岗位正在变得越来越复合,清晰描述越来越困难。 那么有什
传统的招聘方式
人-岗匹配
传统的解决办法,无外乎两种。
1)先把人招进来,再通过试用进行筛选;
2)也是先把人招进来,然后轮岗。一段时间后,依据表现,再分配到合适的位置上去。
这两种办法,本质上都是回避了面试遇到的难题,人为地把筛选周期拉长。只不过,试用、轮岗,都需要耗费企业大量的时间和预算。
所以从成本控制的角度考虑,它们不是最优选择。
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,组织要绕开的不是面试,而是老套的面试思路。
所谓老套的思路,就是教科书里对招聘的定义:组织将个体特征,通常是能力和经验,与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行匹配,来确定合适的人选。这叫做“人-岗匹配”模型,是大部分面试的底层逻辑。
回想一下,面试官是不是都在按照这样的思路问你问题:你有什么能力?你之前有没有从事过相关岗位?当时你怎么处理问题?
但这不是唯一的思路。近几年,组织行为学提出了另外三种匹配思路。
新的三种招聘方式
1)人-人匹配
第一个思路叫做“人-人匹配”。
物以类聚、人以群分。作为管理者,虽然你没法描述清楚岗位的需求,但是你总可以知道,在已有的员工当中,相同岗位里谁做得更好。
你不去描述岗位,而是描述优秀个体,然后考察应聘者和他们的相似度。
“人-岗匹配”分为两个部分,“识人”与“知岗”,也就是分别描述岗位和人才。
然而“人-人匹配”,从头到尾只需要分析人,它更节省成本。
“人-人匹配”还有一个好处,就是当你把这些优秀个体公布出去,并且在招聘启事上写明白,我们就想招到这样的人。
那么来应聘的人就会首先进行自我筛选,因为个体天然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工作。
举个例子。“两弹一星计划”,聂荣臻元帅是总指挥,负责组建团队。为什么选择聂帅?因为他是十大元帅中唯一拿过正式理工学位的人。
根据很多科研人员的回忆,就是看到有聂帅牵头,自己才打消疑虑,加入到研发团队中来的。
人才选择工作,不仅考虑岗位,也会考虑和谁在一起工作。
2)角色匹配
“人-人匹配”也有弊病,容易让人才类型单一化,不利于多元发展。
所以有了第二种思路,叫做“角色匹配”。
老套的“人-岗匹配”,默认我要找到最适合某项工作的个体。但现在,大部分任务是团队完成的。
“角色匹配”的概念,就是考查应聘者能否承担好相应的团队角色。
举个例子:有一家军工企业,他们有些工作组由8个人组成。这8个人被领导者暗自分为了四种角色。
第一种,叫“实干家”,占3个名额。实干家主要负责图纸创作,所以招聘时会优先选择那些基本功扎实、获得过行业大奖的人。
第二种,叫“创新者”,负责提供灵感,也占3个名额,招聘时会优先考虑那些拥有跨产品研发背景的人,因为他们擅长知识迁移。
第三种叫“协调者”,担任粘合剂,占1个名额,招聘时会优先考虑那些人际关系好、擅长沟通的人。
他们把最后一个名额留给了叫做“熟虑者”的角色,招聘时就一个核心要求:性子要慢。
因为武器研发,第一方案往往不够完美,考虑不周全。这时就需要一个慢性子拖延点进度。大家才有可能冷静下来,发现最初方案里的不足。
在这个案例中,人才不是按照岗位的需求,而是按照团队角色的需求被考察的。
类似的管理思路在谷歌里也出现过。
“角色匹配”的优势在于,以前我需要去找一张完整的脸,但现在我只需要去找合适的鼻子、眉毛、眼睛,你说是不是会更简单?
而且,当团队中走掉一个人,我的工作也仅仅是再找一个眉毛或者鼻子,精准度就比去找一张完整的脸要高很多。
3)潜力匹配
你有没有发现,“人-岗匹配”模型还有一个隐藏的前提假设,就是目标是招到高绩效员工。
但是,高绩效并不等于高潜力。
当环境改变、战略规划调整的时候,以前合适的员工,现在可能就不合适了;另一方面,在高潜力人才中,有高达93%的人可以在未来表现出高绩效。
所以近些年又提出了第三种思路,就是“潜力匹配”。
如何判断一个人的潜力?
可以参考美国合益集团提出的一个模型:
1.学习的积极性,尤其是,愿不愿意学习当下用不到的知识。
2.眼界的宽度,有没有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;
3.理解他人,或者叫“共情”的能力;
4.成熟度。擅于把别人的反馈和工作的难题,看作自己成长的机会,就叫成熟。
那么,高潜力人才和什么匹配?
企业在未来的发展战略。
曾经有一家企业,它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,做金融。当时招员工就是看,你有没有类似的工作经历。
后来这家企业的HR负责人,一位快退休的老先生,破例给这家企业招了一批,符合上面标准的高潜力人才——有某某研究所过来的研究员,还有知名大学毕业的金融系博士生等。
这些人来了之后,一是没什么实战经验,短期上不了手;二是公司也没有合适的岗位给他们。
但是老先生顶住了压力,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成功,企业一下子就面临了许多原来根本遇不到的问题。
这个时候,他招来的这群“预备役”就发挥了价值,因为他们的储备足够处理这些问题。
老先生的直觉告诉他,市场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。企业有一天一定会调整战略,那个时候这群人一定会发挥作用。
但是潜力匹配在招人时,是有一定决策风险的。企业这么做,不是为了当下,而是为了未来的战略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