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那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,如何抽丝剥茧地分析? 有的人会给出【七步分析法】:定义问题、分解问题、问题排序、分析计划、关键分析、归纳建议、交流沟通。 即使这七步你都知道,但为什还是做不好,哪里出了问题? 也许是你没有结构化的思考和表达框架。
MECE,是麦肯锡著名咨询师「巴巴拉·明托」在她的著作《金字塔原理》中提出的核心概念,它是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缩写,意思是“相互独立,完全穷尽”。也被称为“不重不漏”。 也就是金字塔的每一层,内容不能有重复的部分,也不能有遗漏的部分。 举个例子来说明: 问题:如何在未来三个月完成100万销售业绩? 那就可以通过自上而下「使用演绎法」设计结构来构建金字塔结构: 要完成100万的业绩,关键是客户,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类别进行划分,对不同客户类别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来完成业绩。 根据MECE原则我们发现,客户无非来源于三类:陌生的新客户;正在跟进中的准客户;已经购买过的老客户; 因此,我们可以在金字塔的第一层,划分为:新客户、跟进中的客户、老客户这三类。 这样一划分,大致的思路已经清楚了: 1)开拓更多获取新客户的渠道; 2)提高跟进中客户的付款转化率; 3)促进老客户的复购; 根据这个策略,我们再继续往每个子分类中添加要素,比如: 在新客户下,添加可拓展的新渠道列表; 在准客户下,添加促销方案; 在老客户下,添加老客户回访计划等等... 如此这般,一层层演化细分,最终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。 不过,这个分解方式没有标准答案,你在运用的过程中,得根据实际问题,找到对问题的解决最直接有效切分方式,比如: 侧重于分而治之的,可以按空间维度进行分类:新客户、跟进中客户、老客户;或者业务A、业务B、业务C; 侧重于进度把控的,可以按时间维度进行分类:第一个月、第二个月、第三个月; 侧重于战略聚焦的,可以按重要程度进行分类:机构客户、普通客户; 侧重于目标达成的,可以按演绎逻辑进行分类:流量、转化率、客单价、复购率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