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
高手进入心流状态的六种方法
卡碧恩    2022-12-20
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哈里·契克森米哈赖的研究:一个人只有全身心投入,经常让其身体或大脑达到极限,并积极、主动地完成艰难且有价值的工作,由此带来的最优心理体验和幸福感,才能激励他长期努力并取得成功。 他把各行业的高手们,体验到的这种最优的心理体验状态,称

面对重要工作

清空大脑只做一件事


哈佛大学脑科学家斯里尼·皮利教授说:“只有大脑放松,才可能一心多用,但多任务并行处理,可能让你失去认知节奏。”

实际上,大脑是难以同时处理多项复杂任务的。

在一个时间点,人的注意力只能聚焦在一个事件上,一心多用,适用于做简单或不复杂的事情,但对于重要而艰难的事情,让大脑并行处理多项任务,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。

所以,要想进入心流状态,就需要在一个阶段内清空大脑,只专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,等它完成后再启动下一件事。


唤醒内心的渴望
吸引你所期许之物

朗达·拜恩曾提出一个“吸引力法则”:

人类所有的思维活动,都会产生某种特定的频率,而这种频率就好比杜鹃用于求爱的信号、蝙蝠用来探路的超声波,它会吸引同样的频率,引发共振,从而常常将思维活动中涉及的事物,吸引到我们的面前。

简单来说,如果你对某种事物极度渴望,那么吸引来你所渴望之物的概率会大大提升。

这在很大程度上,是因为内心对某件事情极度渴望的人,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。

同样一份工作,两个人来做,即使他们水平相近,但因为内心对结果的渴望程度不同,最后的成果差距也会是巨大的。

所以稻盛和夫才说:“根据我自身的人生经验,我坚信一个信念,那就是‘内心不渴望的东西,它不可能靠近自己’”。



克服万事开头难
找准任务方向

上世纪60年代,一位韩国学生发表的博士论文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难》,从一个侧面揭开了坚持与成功的秘密。

很多成功人士,自己并没有想过一定要坚持,但当回头看走过的路时自己都觉得害怕,不知不觉居然做了这么多;


倘若再重新来一次或提前预知这些困难,很多人可能在一开始就会被这些巨大的任务吓倒,从而恐怕难以坚持下来。

在外人看来,他们是因为坚持而成功。

可是这些成功者们自己知道,他们是由于喜欢做一件事,并且在事情开始时找到了正确方向,然后在很长时间里不断克服困难,所以才会不断激发自己。

一开始的“喜欢”最终变成了“坚持”,直至成功。

俗话说,万事开头难。

重大任务之所以在开始时最难,因为你要耗费大量精力,去找出自己的方向,并逐渐让自己沉浸其中,持续尝试到被称为“高峰体验”的心流状态,来吸引自己不断前行。

而要达到这一目的,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始至终让你处于自己的舒适区之外,但又距离不太远的地方,逐渐去挑战自己的认知极限。

如果任务目标过于繁重,可能会直接把自己吓倒;而如果任务过于简单,又会感觉过于无聊而无法激发心流状态。

掌控感,
让你不断精进的欲望


掌控感是一种让自己不断精进的欲望,它让我们渴望磨炼自己的技能,取得更大的进步,持续不断地改进。

 

人类最喜欢一点一点不断地取得微小的胜利。


这些胜利会使我们分泌多巴胺,而多巴胺实际上是大脑用来鼓励我们做出某些行为的方式。


但要取得真正的胜利,就需要让多巴胺日复一日地保持这种状态。

 

这种持续的多巴胺飙升给人带来的感觉可以形容为一股冲劲,许多顶尖高手都非常享受这种感觉。


作家丹尼尔·平克在《驱动力》(Drive)一书中解释道:“到目前为止,最强大的单一驱动力就是在有意义的工作中取得进步。”

 

要想真正利用好“掌控感”这种驱动力,你可以用生活中15%-20%的时间——可以把它称为“自主时间”——寻找挑战和技能的平衡点,去试着做那些与你的好奇心、激情和使命感相一致的事情,力求做到更好。



划分小目标
让心流体验不断升级

很多时候,困扰我们的不是任务和问题难度,而是我们如何看待问题。

只有善于解决每一个小问题的人,才能不断激发自己的兴趣和他人的青睐,让他获得持续前行的动力和助力。

心流的获得是如此之难,这才会让很多人宁愿沉浸在浅层的“小确幸”中,也不愿挑战自己,以获得克服重大困难后那种有巨大冲击力的心流愉悦。

所以,当你确定了任务的长远目标后,不妨将其划分为一个个的小目标,让自己在过程中不断获得升级的心流体验,这将吸引你不断前行。